念佛人臨終不能往生的原因|輕鬆學佛法

佛號功德不可思議|淨公老和尚開示


「智慧海、難中難、行超普賢」,這一些句子,“均指此信願持名之無上妙法”。這些統統讚歎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是微妙法,南無阿彌陀佛是救世行,南無阿彌陀佛是智慧海,南無阿彌陀佛是難中難,南無阿彌陀佛是行超普賢。你統統合起來看,佛號功德不可思議,佛號功德無比的殊勝,能不念嗎?不念真是把光陰空過了,太可惜了,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。

所以真正會念阿彌陀佛,這個人是真正自愛,會自愛當然就會愛人,那就是菩薩心、菩薩行。「至於念佛法門之妙,縱以無量身,一一身有無量口,一一口有無量舌,一一舌出無量音,窮未來劫,演說不絕,亦難道得少分。」念老這一段話要多多念幾遍,他用這些話來形容念佛法門的微妙,形容得好,真難得!

恭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638集2014/02/28



念佛是始覺合本|淨公老和尚開示

「持名,即始覺合本。」本是本覺,我們念佛是始覺,始覺跟本覺是一不是二,所以「始本不二,生佛不二。」生是眾生,佛代表本覺,眾生代表始覺,我們今天開始覺悟了,這個覺悟跟本覺是一不是二,也就是《觀經》上所說的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是心是佛是本覺,是心作佛是始覺,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」

恭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637集2014/02/27



往生極樂世界的大道|淨公老和尚開示

「喻如盲人,常居冥暗之處」,眼睛瞎了,什麼都看不見了,怎麼能夠引導別人?「不能開導於他路。」
海賢老和尚,為我們在末法時期,在鬥諍堅固的時代,開闢一條往生極樂世界的大道。我們有沒有看清楚,有沒有真正體會到?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萬緣放下,連佛法也放下,正是《金剛經》上所說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

他活了一百一十二歲,十幾歲的時候就學佛,年輕的時候出家,師父沒有教他參禪,沒有教他念經,沒有教他經懺佛事,就教他一句阿彌陀佛。他的成功就六個字,「老實、聽話、真幹。」

我們觀察他一生的行誼,你就能體會到。他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,一生不是平平安安度過,也有很多艱難困苦,都能平安通過。能吃苦,能持戒,勤於勞動,自給自足,令人佩服的地方。末法時代鬥諍堅固,用他這個方法沒有一個不成就。他是示現給我們看的。

恭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633集2014/02/2



念佛人臨終不能往生的原因|淨公老和尚開示

「常念不絕」,不絕就是不能斷。我們沒做到,我們念佛的時間少,斷的時間多,晚上在睡覺常常佛號就沒有了,斷掉了,不知不覺,想起來趕快接著念。
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我們的佛號生疏,我們的妄想太熟了,成了習慣了,這是許許多多念佛人臨終不能往生的真正原因。我們真想往生,必須把這個原因,這叫習氣,《靜老說的話》裡面就是教我們要斷習氣,習氣就是指這個。

怎樣才能斷?隨時隨處能提醒。所以念佛機管用,念佛機開著,提醒自己的佛號,我們自己沒有念,念佛機在念,立刻把閒雜的念頭放下,提起佛號,它的作用沒別的,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。佛號不能中斷,中斷就不能往生了。

恭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628集2014/02/21



淨空法師:【慧多於定,止靜妄念多,定多於慧,就昏沉瞌睡】

《華嚴經探玄記》講:三昧,此云等持,離沉浮故。定慧均故,名等也。這個等就是定慧平等,修禪定的人非常講究,對他們太重要了,定慧不等,心定不下來。

慧多於定,顯得浮躁,定多於慧,現象是昏沉,一定要定慧平等,心情才正常,真正在定中境界。

從淺顯地方能體會,我們不修定,念佛堂念佛時繞佛,繞了幾圈之後止靜。止靜是坐下來念佛,可是妄念很多,那是慧多過定。

有的人坐下來沒什麼妄念,但是幾分鐘就打瞌睡,睡著了打呼,那是定多過慧,產生這個現象,功夫都不得力。定慧平等,功夫才得力。

如果自己有這個現象,要懂得調理,妄念太多時,要定下來,心要專注,我們念佛,專注在佛號上,把雜念放下。

如果是昏沉,定多過慧,精神提不起來,你就起來,或者是繞佛,或者是拜佛,用這個方法調理,讓自己功夫能夠得力。

離沉浮,沉是昏沉,浮就是心浮氣躁,定慧等持。心不散故,住一境故,名持也。

真正原因是對世間沒有看破,沒有放下,不知道世間是假(相),雖然經上講得多,甚至自己也會講,萬法皆空,可是心就不空,你還留戀,真空,還有什麼貪瞋痴慢?沒有了。

萬法皆空,好像是一個口號。真正菩薩把這句話當真,決定不假,連小乘須陀洹都知道,所以真幹,真得受用。我們雖然曉得,沒真幹,不得受用,一定要真幹。
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解演義】174集



淨空法師:【來生】自己的意念,主宰自己的前途

六道輪迴,每一個人去的地方不一樣。什麼人決定你到什麼地方?不是天神決定,也不是閻羅王決定,是自己的念頭。

佛法說,最後一念(引業)是什麼?如果那個念頭是貪心,不管你想著財產,或家親眷屬,最後一念是貪,貪心墮餓鬼道。

如果最後一念是瞋恨,埋怨、怨氣、心不平,那就到地獄道。最後一念是糊塗、愚痴,雖然沒有什麼妄念,但迷迷糊糊,多半到畜生道。

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,(捨輪迴)到極樂世界。最後一念是真主,到天園去。

這一世壽命終了,來生到哪裡?最後一念是關鍵。明白道理,老天很公平,沒有厚此薄彼,完全是自作自受。

了解事實真相,現在就要訓練,時時刻刻有阿彌陀佛這個念頭。災難來不來,沒關係,來了到極樂世界去,不來時我繼續念佛,這就對了。

自己的前途主宰在自己的意念,每一個宗教經典都如是說,大聖大賢不欺騙人。

生淨土為什麼?為成佛種智。換句話說,極樂世界只有一個目標,一個方向,就是成就佛的一切種智。

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下,佛指導我們,幫助我們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,成佛種智,就是回歸自性。

自性圓滿的智慧,就是一切種智(佛智圓明)。這個名詞包含佛法二個術語,第一個是一切智(聲聞緣覺之智),第二個是道種智(菩薩之智)。

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解演義】94集